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委员风采
辛勤耕耘二十载 谱写育人交响曲——记沙坡头区政协委员、中卫中学教师席方
2025-02-18 08:56:21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席方给学生上课。

  席方,沙坡头区政协委员,中卫中学教师,农工党党员,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二十载,如同扎根深土的坚韧大树,始终默默坚守在教育第一线。他用热情与责任,努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。

  倾心托举 让音符成为学生的眼睛

  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,席方像往常一样走进音乐教室,准备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。教室里,学生们有的在调试乐器,有的在轻声哼唱着旋律,一片热闹的景象。在这群学生中,有一个特殊身影吸引了席方的注意。

  小雷(化名),是一名有着视力障碍的学生。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萨克斯。但由于视力障碍,眼睛无法长时间聚焦,学习萨克斯对小雷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席方看着小雷渴望学习的样子,决定亲自指导。

  起初,教学进展得并不顺利。小雷无法长时间看乐谱、观察席方的示范动作,他只能凭借听觉和触觉来学习。席方抛弃传统教学方法,尝试用语言详细地描述每一个音符的音高、时值和音色,让小雷通过听觉来感知音乐。还用手轻轻地引导小雷的手指在萨克斯的按键上移动,帮助他找到正确的位置。同样的内容,小雷比其他学生要多出三四倍的练习才能掌握。

  “当时很着急,不断重复解释,就是不出成绩。”席方说,让他始料未及的是,小雷竟安慰起他来。他告诉席方:“老师,我不着急,您可以慢慢教我,我会勤加练习。”在小雷乐观心态的影响下,席方的课堂仿佛成为了师生二人共同的“追光之旅”。

  席方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音乐理论知识,查阅大量关于视觉障碍学生教育教学资料,还与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。在他的努力下,小雷的进步越发明显,不仅能准确吹奏简单旋律,还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。在对小雷的教学中,也让席方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。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,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,更是要帮助学生发现美,感受音乐的力量。”席方感慨地说。

  最终,小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席方的指导,在高中毕业后成功地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,继续深造自己热爱的萨克斯专业。

  潜心耕耘 实现业务提升与教学理念优化

  “高一学生就像未调音的琴弦,要先打好基础。”席方说。

  十余年累积的丰富教学经验,使得席方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各个学段内容了如指掌,也正是基于此,他形成了一套极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。

  翻开席方的教学记录本,上面详细标注着不同年级的教学策略:高一聚焦基础乐理和发声技巧,用节奏游戏激发兴趣;高二增设音乐剧创编;高三则通过音乐心理辅导,帮助学生在备考压力中找到情绪出口。

  在教学方法上,席方不断探索尝试新形式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音乐作品,他引入了情境教学法。“在讲解古典音乐时,会为学生播放与音乐风格相符的电影片段、展示相关绘画作品,营造出相应的氛围,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。”席方告诉记者,他还同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,组织学生共同分析、演唱、创作音乐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自主探究能力。

  “在艺术创作方面,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兴趣,鼓励他们进行歌词创作和简单的旋律编写。并且进行点评和指导,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。”席方说。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,席方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。成立了校合唱团和乐器演奏社团,定期开展训练和排练,偶尔还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音乐义演活动,不断打磨学生的演唱和演奏技巧,培养其舞台表现力。

  2024年10月,席方带队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全国第八届艺术展演,合唱荣获高中甲组二等奖,重奏获得高中甲组三等奖。

  用心攻克 完成教学课题惠及更多学生

  教室内,一场关于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正悄然展开。这项课题的牵头人正是艺术组组长席方,他带领着艺术组教师团队,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加完善、更具实效的美育课程。

  每周的课题研究,是席方和同事们雷打不动的“思维碰撞时刻”。在长条形的会议桌上,各学科教案如同五线谱般铺展开来,声乐、器乐、美术教师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。

  “如何结合高中教育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,提出兼具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课题,是我们首先需要攻克的关键难题。”据席方回忆,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,组员有的负责收集数据,有的负责分析案例,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,最终才确立了“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”这一课题。

  期间,席方和团队成员走访了多所学校,了解其他学校的美育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,深入学校和学生群体中进行细致调研,为课题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席方和团队成员开始了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。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,席方跟组员一起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定位,即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围绕这一目标,精心设计了涵盖美术、音乐、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内容,并注重将传统文化、现代艺术和地方特色相融合,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、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性。

  随着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完成,实践研究阶段正式拉开帷幕。老师们按照新的课程体系,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实践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,分享教学心得,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难题,为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。经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,课题研究成果终于形成,并顺利提交。席方相信,在未来的日子里,这个美育课程体系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为培养更多具有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支持。

  如今的席方依然孜孜不倦的奋斗在岗位上,用心去诠释音乐的魅力,用情去培养更多热爱音乐的学生。(记者 孙振星 见习记者 刘 媛 文/图)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